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_2016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9-24
发布时间:2019-09-24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技革命的主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2016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1】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本人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发现“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学效果较好。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任务”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任务”,应体现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内容应有适当梯度,教学过程中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拓展部分教学内容,提高难度,倾向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并超越教材解读,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应提倡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要向学生讲清楚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钻研教材和上机实践,同时应该向他们指出,学习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反复。
因此,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或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知其然,而暂时不深究其所以然,但应该注意在学习后面相关的知识后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前后联系,加深认识和理解,而且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李老师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这门网络课程,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学到了非常实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我的学科教学很有帮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实施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师在工作中要突破的重点和自身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学完这门课程所认识到的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的必要性。
我在这门课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学到了过硬的技术本领,为我今后学科教学打下了坚实的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师使用的学习,使我熟悉了各种多媒体设备能够应用自如。音频、视频、图片等素材的加工,可以创造自己的学科素材,更好的应用到教学中区去。网页制作软件的学习,使我能够独立完成小的教学支持网站的设计,Excel软件的学习,使我在成绩统计过程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Powerpoint的学习,我能制作高水平的幻灯片,提高了我的课件制作水平,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我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更多热门心得体会推荐:
1.浅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2.2016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3.2016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4.2016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5.2016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6.2016国培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7.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8.2016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9.2016年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